民生工程:2007年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堅持以人為本、科學發展,圍繞“五有”、“三農”及其他等目標,在全國率先實施民生工程。省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協調小組,省財政廳成立民生工程辦公室,承擔牽頭抓總職責,負責民生工程的組織實施、協調調度、宣傳引導、監督考核等工作。 2007年至2015年,民生工程項目數量從12項逐步增加到33項(累計實施50項),資金投入達到3900億元,惠及全省6000多萬群眾,人均受益6000多元。民生工程已成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、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,探索了一條用項目化手段、工程化措施解決民生問題的新路。2015年,我們將按照中央提出的“守住底線、突出重點、完善制度、引導輿論”的思路,堅持“突出重點、持續推進,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落實責任、提質增效”的原則,投入726.5億元,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。調整完善實施內容24項,提高補助標準9項,強化民生工程績效管理,完善考核評價辦法和建后管養機制,擴大惠澤民生的效益。 收入倍增:2011年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出臺《關于實施“十二五”居民收入倍增規劃的指導意見》,決定“十二五”期間在全省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規劃,力爭到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突破31000元、10000元。2013年,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4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98元。 201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今年我省居民收入預期目標是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,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%以上”。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,讓老百姓真正從社會經濟發展中得到實惠。